北京时间2022年3月19日,联合国NGO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组织主办的“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66届会议分论坛”圆满成功,本次论坛以“Building Bridges: Youth and Junior Youth for Peace and Justice ”为主题,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优秀青年与青少年们共聚一堂,分享疫情期间他们如何努力应对社会的挑战。P.R.I.D.E总部创始人绕宇安博士,董事会主席Joan Rao主持会议,欧洲分部成员代表以及亚太区干事长赵元洪,秘书长区菁,副干事长邢海燕,副秘书长刘猛分别参加会议。
三位中国青少年代表亚太地区与世界各国的青年共同交流,在国际会议中讲述了他们鼓舞人心的故事,搭建了信息互通与团结互助的桥梁。
桑吉东智:学才共进 弥合教育鸿沟
桑吉东智是一名来自中国西北的土族男孩,目前在上海平和双语学校读初三。他在会议中分享了疫情期间与教育不平等作斗争的志愿经历。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所有人的生活状态和节奏都被改变,桑吉东智亲眼目睹了整个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被疫情以来各行各业的人们努力抗争病毒的故事所感动。然而对十几岁的他来说,无法像医护人员一样去救病治人,也因为学业无法成为社区抗疫志愿者,但他一直在尝试着用其他的方式来帮助别人。
疫情爆发之后,由于一直对于城乡教育不平衡的社会问题有所关注,于是桑吉东智在学习之余,便试图利用自己的力量探索弥合城乡区域教育鸿沟的路径。基于出色的英语能力,他利用远程应用的在线服务为地理偏远而无法获得优秀教育资源的儿童开设了英语在线课程,每周两次免费指导偏远地区儿童的英语口语和听力,他还专门为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小朋友单独开班,鼓励这些孩子学好英语,打开看世界的另一个窗口。在此期间,桑吉东智与小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既帮助了他人,也锻炼了自己,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小朋友一起度过了一段意义非凡且快乐的线上时光。疫情期间,桑吉东智学才共进,关注到社会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并尝试付诸努力,积极培育了自己优秀的社会责任感,也在青少年相互交往之间搭建了团结友爱之桥。
董美言:打破偏见 拒绝疾病歧视
董美言是来自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的一名高中生,她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的一项社会调研:妇科疾病的社会认知偏见如何影响到女性。董美言从自身的患病经历出发,切身了解了社会大众对于妇科病的偏见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于是她从这个问题出发,开始运用课堂上学
到的知识,利用网络民
族志与定性研究的方法探究对于妇科病的社会偏见是如何影响妇女或女生生活的。董美言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女生对于患有妇科病而感到羞耻,虽然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于妇科疾病的认知也在逐渐加深,但是依然有大多数人对妇科病有一定的偏见,而这些社会偏见严重影响着她们的生活,甚至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董美言从自身经历出发,通过扎实的田野研究,指出了社会上存在的基于性别的疾病刻板印象,她呼吁大家打破长久以来的社会偏见,拒绝妇科疾病歧视,以此减小妇科疾病的污名化而给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了青少年优秀的科研能力和卓越的社会责任感。
凌艺萱:以辩为名 秀出真我风采
凌艺萱同学是来自上海中学国际部的一名高中生,是学校辩论锦标赛的选手,但疫情的到来让她无法在线下参与辩论活动,她深刻地意识到了疫情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变,并尝试利用网络互动平台锻炼自己,并带领周围的同学一起,共同抗击疫情带来的生活挑战。
凌艺萱在会议上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利用互网络平台,以辩论的方式来抗疫的经历。在疫情期间,她不但利用独处的时间阅读大量书籍,丰富自己的辩论素材,打磨自己的辩论技巧,还在日复一日的努力沉淀中,不仅建立了将近五百人的辩论团队,结识了一群喜爱辩论、志同道合的朋友,举办了多次辩论赛,在活动举办的过程中很好的舒缓了大家在疫情期间被封闭的心理。近年来,她陆续组织和参加了100多次辩论赛,并且作为2021年“Women Pride Debate Open”的核心组织者和演讲者之一,举办并参加了关于性别平等的研讨会,还为自己的团队筹集了9532元,并将筹款捐献给了一家女性主义慈善机构。凌艺萱以辩为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抗击疫情带来的生活挑战,在不断追求进步中展现自我风采,表现出了青少年卓越的领导力。
新时代的序章由新一代青少年来书写,新时代的风采需要青少年来展现。在此次联合国NGO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组织主办的“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66届会议分论坛”会议中,来自中国的三位青少年代表亚太地区分享了他们在疫情期间鼓舞人心的故事,加深了世界各国青少年之间的了解,他们的风采成为了此次会议中靓丽而美好的风景线。